<<  < 2010 - 10 >  >>
1 2
3 4 5 6 7 8 9
10 11 12 13 14 15 16
17 18 19 20 21 22 23
24 25 26 27 28 29 30
31




旧书当道

校园里有间很小的旧书店,门面很小,加上房屋老旧,有种八九十年代书屋的感觉。书店的周围耸立着奢华富丽的餐厅、堂皇宏伟的教学楼,甚至金碧辉煌的图书馆也举目可见。这一切焕发的时髦姿态和时代气息不免让旧书店相形见绌、尴尬难堪。似乎破烂的书卷、凌乱的报纸、废旧的杂志是历史的弃儿,与书屋之外、苍穹之下的青山绿水、蓝天白云水火难容、格格不入。

但是通往旧书屋的青青草地还是被踩出了一条曲折的小路。我是在一个无处可去的午后才猛然想起这块精神宝地的。只是我始料未及的是里面的人太多,简直没有立锥之地。挤在热闹的购书者里面,我大致能看清屋里摆放的各个学科的书籍。他们大多是大四学生留下的,许多书都留下了鲜明的个人色彩:有的书皮用精致的彩纸包装,而封皮崭新如初,如新蜕的金蝉;有的书缝落款着流铅体笔记的潇洒签名,各有创意,每个都会让你赞赏半天;有的扉页誊写着席慕容或者林徽因的小诗,笔记娟秀柔美,显然是女孩子的字体。

在我偶然淘到的一本小说里,竟然夹着一张不知名的照片。照片后面写着几行“生日快乐”的祝福语。想必这本书也是一同送的礼物,只不过被主人不小心遗留在了某个尘封的角落里。打此,我对旧书屋的感情与日俱增,时常去翻翻捡捡。不时能发现许多遗忘的秘密:像一片珍藏了几年的枫树叶,火红的过去,记忆的脉络分明;像一张叠了三叠的小纸条,羞涩的邀请,初约会记忆犹新;像装帧特别的书签,艺术的修剪,饱含亲手制作的心情等等。

慢慢,我的旧书多了起来。我空闲的时候就读,曾被涂过、划过的一排排铅体文字,余热依旧。它们像老朋友一样,心有灵犀的陪你秉灯夜读,在某个精彩的地方早早的好了记号,等你喝彩。也想老酒一般,酿了多年等你自斟自饮,让你醉而不晕,似乎曾喝过它的人陪着你一醉方休。

有次,朋友向我借书,很好奇的问我怎么不买些新书看看,多有面子。我一时语塞,不知如何回答,只说了句:“没办法啊,旧书当道!”
  • 标签:生活随感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