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<  < 2010 - 10 >  >>
1 2
3 4 5 6 7 8 9
10 11 12 13 14 15 16
17 18 19 20 21 22 23
24 25 26 27 28 29 30
31




据报道,某大学内设立了《齐鲁晚报》自动售报点,上面“诚信”二字十分醒目。同学们也都能“如君子立约”一样投钱取报,一种诚信之风顿时以有形的姿势风靡校园,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道德的力量。

但是当我们走出校园,却很惊恐的发现社会上诚信缺失,道德危机。买奶粉你需要提防三聚氰胺;买小龙虾你需要提防洗虾粉;买大闸蟹你需要提防洗蟹粉。买本养生的书籍你需要提防“张吾本”们,看个先生你需要提防“李一”们。远门来个不相识的亲戚,你也提防是不是冒名顶替。我们天天就活在这种提心吊胆中,可是还是防不胜防,难免上当受骗。社会的可信赖机制哪去了?我们去信任别人谁来保障可信任的几率?

当我们再把这些顾虑放回大学校园,却发现太顾虑了。从某些方面来说大学生素质高,有道德修养,便容易将诚信付诸于实践,建立内部的诚信机制。但是他们的诚实守信也并非天生,而是一步步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养成的。这里的回归点是小学,是娃娃时代。让娃娃诚实守信,整个社会都知道,但是怎么去引导,怎么去培养,却难以做到。

受自动售报点的启发,不如在小学,在幼儿园也设立这样的卖点、摊位啊等等,让孩子们自己拿钱去买,自己找零,自己付钱,更能让诚实守信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,即使走向社会也不会轻易改变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